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专家共话文化遗产如何融入社会发展
2021年06月12日 10:26 来源:重庆日报

  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文化遗产、历史建筑如何活化利用,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6月11日,在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开馆仪式上,包括故宫博物院前院长郑欣淼、国际著名建筑师张永和等在内的多位专家齐聚重庆,就故宫文物南迁的意义及文物活化利用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前所未有的大迁移

  在南迁文物中,有青铜器、陶瓷、书画等故宫博物院历代文物珍品。这些文物,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文脉。

  在郑欣淼看来,故宫文物的南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首先,完整保留这批文物是抗战胜利的成果,其南迁历程也赋予故宫文物特殊的价值;而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看,故宫文物南迁的壮举和成就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作出了伟大贡献。”

  “从2011年开始,我重走南迁路已经有10年了。每次看文物南迁史料,都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涵养。”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研究馆员、故宫研究院故宫文物南迁研究所所长徐婉玲说,作为故宫人,自己能见证南迁纪念馆开馆十分激动。她希望现在的故宫人能和当年曾经保护过故宫文物的重庆人一起携手,在挖掘当年南迁文物的数量、类型和背后的故事等方面,有更多深入的挖掘、合作。

  活化有了鲜活案例

  城市在飞速地发展,许多老建筑早已破旧,在岁月的长河中随时都可能消失,城市的文脉需要不断地守护传承。

  国际著名建筑师、主持编制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整体修缮方案的张永和说,他记得第一次来到安达森洋行旧址时,那只是一个被闲置的小仓库,四周杂草丛生。“虽然这房子旧了,但我看得出这里的建筑有一种尊严。”张永和感叹,现在有“尊严”的老房子越来越少了,保护并加以活化利用,显得尤为重要,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修缮的。

  走进纪念馆可以看到,整个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的设计,没有改变建筑既有的格局和历史信息,还将其进行合理利用。长久的文物保护需要有智慧的设计,这样才能在保护历史原物的同时,使它得到“活化”。

  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

  “目前看来,社会各界愈加关注文化遗产、城市文脉的保护传承,如何使之‘活’得更好,是我们的必修课。”历史文化学者、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主任委员何智亚说,文化遗产不能只活在博物馆里、活在学术著作之中,更重要的是要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活在城市的街巷中、市民的生活中。目前重庆文化遗产活化成果不断涌现,其利用潜力巨大,当务之急是需要将这些活化成果融入社会。(记者 聂晶 刘一叶)

责任编辑:黄维正

【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