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璧山:倾力打造主城都市区“迎客厅”
2021年04月24日 12:42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23日电(熊浩 谢捷)璧山,被一代文豪郭沫若盛誉为“黛山秀湖”。这里,有词坛泰斗庄奴梦里的“小城故事”。山出白石、明润如璧。唐至德二年建县的这座城市,得山水之眷念,延千年之文脉,田园是她的“颜值”,儒雅是她的“气质”。

  地处重庆之屏障,扼川渝之喉咽,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之东风,璧山区正以重庆主城都市区“迎客厅”的崭新姿态,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展现新姿。

  织密交通网 推进同城化

  南有成渝高铁,搭乘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列车,不到1小时便可到成都,仅需10分钟便可抵重庆主城。

  北有轨道交通,乘坐重庆目前唯一一条已开通至近郊区的地铁线,可快捷抵达重庆主城各大商圈。

  渝蓉高速、成渝高速、渝遂高速、九永高速……一条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让客运、物流快进快出、四通八达。

  璧山地处重庆主城西部,位于缙云山脉与云雾山脉之间的槽谷地带,形如柳叶,生态优美、气候宜人,区位条件优越。东向紧紧“粘附”重庆主城中心城区,西向广泛辐射成渝轴线城市,高铁、地铁、高速等快速路网内畅外联,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让璧山俨然成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重庆主城都市区版图上一颗闪耀的新星,一座重要的节点城市。

  今年4月16日,全球首条无人驾驶云巴示范线在璧山正式开通运营,这条全长15.4公里,集无人驾驶、电力驱动等“黑科技”于一身的示范线,南起成渝高铁璧山站、北至轨道交通一号线璧山站,全线15个站点,不仅巧妙串联起两大交通枢纽,更以其建设周期短、成本低、高智能、高安全、噪音低、乘坐景观佳、空气质量好等诸多优越性,被业界誉为“绿色出行新物种”,成为了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的重大模式革新和技术突破。

  下一步,璧山将把互联互通摆在首位,构建内畅外联的立体交通网络,打造航空门户枢纽,实现人流“快进快出”。加快构建“1机场3轨道3城际4高铁4快线8高速”多式多向的“外联”交通网络——轨道15号线、轨道27号线、渝遂高速支线、渝昆高铁、成渝中线高铁、兰渝高铁渐次布局,重庆第二国际机场规划建设,织密与成渝两地周边市区县的快捷通道,与周边市区县同心协力、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打好环境牌 扮靓迎客厅

  一条条宽阔笔直的生态大道绿意葱茏,清澈的璧南河在垂柳依依中蜿蜒穿城而过,人们漫步其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跃然眼前。这里因满目苍翠的公园而闻名,出门步行15分钟就有一个公园,推开窗户就能看到一片碧绿。璧山人不仅生活在城市里,更是生活在自然中。

  近年来,璧山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把城市建设成为大公园、大景区、大森林、大水系,让璧山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

  今年初,历时两年打造的古道湾公园正式开门迎客,公园以古巴渝风貌为底色、古道文化为根底,与充满欢声笑语的枫香湖儿童公园连成一片,每到周末,就成为了市内外游客的打卡地。现如今,璧山已建成观音塘湿地公园、秀湖公园、秀湖汽车露营公园、枫香湖儿童公园等30多个城市公园、20多个市民休闲广场。休闲步道、亲水栈道、休闲座椅、健身器材,是每个公园的标配,“公园之城”已成为璧山新的城市名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城都市区发展,为璧山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据此,璧山科学谋划,在“经济圈”“同城化”中找准方位、把握定位,描绘“儒雅璧山·田园都市”美丽画卷,提出倾力打造重庆主城都市区“迎客厅”。

  何为“迎客厅”?在璧山,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市民家里,“迎客厅”有社交、展示、集聚、休闲等功能。客人到家里来做客,首先要在客厅参观一下、座谈一下、休息一下。客厅是展示一个家庭的重要功能场所。而作为一座城市,璧山要扮靓主城都市区迎客厅,承担着打造全市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成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健康产业集聚区、航空门户枢纽的重要使命。

  建设主城都市区“迎客厅”,是璧山确定的坐标。为此,璧山全力打造优美的城市环境,使其成为“迎客”的最大底气,通过几年的努力,绿色已成为璧山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全区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2%,完成12.4平方公里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三河”出境断面水质由Ⅳ类改善至Ⅲ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区等国字号名片花落璧山。

  练就科创诀 拓宽产业路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重要支撑。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地处重庆“西扩”第一站的璧山,如何在产业发展上做好文章,璧山给出的答案是:科创赋能,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练就科创诀,拓宽产业路。

  最近,位于东林大道的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内,一派繁忙的景象:一边是入驻的科研团队潜心搞研发,一边是招商人员对接项目落户……成立不到3年时间,生态社区内已集聚13家孵化企业,无一例外均是清一色的“研究院有限公司”,其推出的创新产品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这是璧山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最后一公里”,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迈向“市场化”,助推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璧山大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成“1+3+N”科技创新体系,高标准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建成投用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开工建设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西部(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区、重庆产教融合生态区(大学城西区),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协同创新。依托璧山国家高新区重要平台,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入驻企业1718家,成为全市首批智慧园区。大力发展智能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比亚迪、康佳、中车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规划建设农文旅产业生态区、大健康产业生态区,建成三担湖康养小镇、重医一院护养中心等多层次康养服务机构。

  一方面,引进技术领先、产业化前景好的科技成果,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另一方面,针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技术约束明显的领域和环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如今,璧山高新区工业底子厚、产业门类齐,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军民融合等产业链条完备,可以促进创造与制造有机衔接,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创新链方面,先后建成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黄葛树智能传感器研究院,引进多个创新平台,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数十家知名高校、研发机构和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产业链上,分别与比亚迪、康佳、青山等龙头企业建设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仅青山工业一家预计今年就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年产值达50亿元,未来更将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璧山高新技术企业增长6.4倍、达到239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95家,园区工业集中度提高到90%、产出强度达到115亿元/平方公里。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双轮驱动,数字经济、场景经济等新业态竞相涌现,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7.2个百分点。

  “十四五”期间,璧山将重点从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技术迭代升级三大方向,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成示范区。将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争当产业升级引领的领头羊,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郭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