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我为群众办实事”要办到群众心坎里
2021年04月14日 15:42 来源:重庆日报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国范围已是如火如荼。重庆,同样如此。日前,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重庆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对全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

  “我为群众办实事”,每一个字都值得揣度、值得深思。比如“群众”,这是着眼点、落脚点。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实践活动,就是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要把点滴努力转化成城乡群众“稳稳的幸福”。

  “实”字,也很关键。民生工作最需要求实。为群众办事,必须是实事,是实在的、具体的,而不是纸上福利、表面功夫。如何做到“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群众“胃口”。重庆是一座超大型城市,人口多、诉求多,每条街有每条街的情况,各社区有各社区的特点,工作千头万绪、问题繁杂琐碎;再换个角度看,大到区县、部门,小到一个党员,其精力、注意力都是有限的,什么能做,什么先做?只有走出去、沉下去,真正摸清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所难,才能找准实事之“实”,才能把实事做到群众心坎里。

  当然,实事不见得是大事。孩子的课后托管,老人的助餐服务,街坊的柴米油盐,甚至一次义诊、义剪,一场惠民演出,都很小,但小又如何?街坊需要,群众认可、欢迎,这就够了。小事也是“大考”,小事、细节往往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这也提醒我们,不必拿个人人微言轻、能量有限作借口,办不了大事可以办小事,服务不了整个社区可以服务一个人、两个人。只要是实事,就很好。

  还有一个字值得强调——“我”。“我为群众办实事”,主语是“我”,成效也在“我”。必须承认,为群众办实事很难轻轻松松,经常要向“老大难”挺进,向痛点、难点开刀——“我”的积极性、主动性,“我”的工作作风,至关重要。对党员个体来说,还是要主动,要担当,要立足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水平、服务质量。尤其是要意识到,“我为群众办实事”主语之所以是“我”,就是要强调舍我其谁、非我不可,就是要摆脱不推不动、事不关己等错误思想。在小区,给社区工作者帮把手;在工作岗位,挑起更苦更累的担子;在工作闲暇,帮帮困难群众……随时都是好时机,随处都是好“场地”,关键还是主动性,要动起来、干起来。对各单位各部门来说,《方案》要求集中实施一批“急难愁盼”的民生项目。对此,有必要建立工作台账,强化过程管理,加强监督问责,以一个个“我”的好作风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翻翻报道,璧山区创新推出“出生一件事”套餐服务,铜梁在全市率先推行办理身份证免费邮寄,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将在247个轨道车站出入口加装雨棚……“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早已部署,热潮正在形成,不妨每天自问:今天,我为群众办实事了吗?

  夏振彬/文

【编辑: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