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路灯亮了、道路通了、口袋鼓了 两江新区帮扶彭水县天台村纪实
2021年02月09日 21:09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2月9日电(赵鹏 王予婷)2019年初,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两江新区对口帮扶彭水自治县。彭水绍庆街道天台村就是其中的剪影。两年来,天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人均年收入由不到3000元提高到6000元,实现了高质量脱贫。如今,天台村还在积极布局旅游业、花卉种植业、电商等产业,努力实现乡村振兴。

 

 

  天台村实现大变样

  近日,记者驱车前往彭水县天台村,实地探访这里两年来的变化。从彭水县城去天台村,只有短短二十多公里的路程,一路全是平坦的水泥路,没有丝毫颠簸。

  进入村子以后,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民房,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整个村子依山而建,不时有炊烟从房屋中升起,一副美丽的田园风光,让人觉得格外舒服。

 

 

  但是两年以前,天台村还是另外一副景象。“刚来时,很多村民家里完全没办法下脚,到处都是鸡屎、牛粪、马粪,脏乱不堪。”两江新区派驻天台村第一书记叶彪对记者介绍。

  记者到来时,天台村刚刚开完党员大会,几位老党员聚在一起,滔滔不绝地和记者聊起了这两年天台村的大变化。

  郭兴祥是天台村的老村支书,他介绍:“这两年,天台村路灯亮了、道路通了、村民饮水问题也解决了。”

  据介绍,由于地处大山,天台村原来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村民被毒蛇咬伤的事件,几年前,有位村民夜晚上厕所时更是被一条五步蛇咬伤。“自从两江新区对口扶贫,道路两旁终于安上了路灯,院坝里也安了灯,晚上出门安心多了,这两年也没有人被毒蛇咬伤。”郭兴祥说。

  在过往,由于交通不便,村民种植的包谷、红苕等农作物,只能依靠肩挑的方式走几公里路给人送到家中,郭兴祥经常累得腰酸背痛,苦不堪言。而如今,崭新的道路已经修好,80%的家庭也都购买了汽车,“路边就有车帮我们收,花不了多少钱,直接一车就给我们拉回家了。”

  在郭兴祥的眼里,村子还有一大变化就是饮水的老大难终于得到了解决。原来,彭水县属于喀斯特地貌,天台村又位于山顶,水全部漏到了地底,村民们只能骑着摩托车去几公里外的村子接水喝。“现在山坪塘修好了,后续再落实管理,真正解决了村里饮用水的问题。”

 

 

  王知义是天台村6组组长,他一直在念叨6组刚修好的路:“6组是村里最远的一组,现在路修通了,我们出行方便太多了,农产品也从这条路走出去。我们6组建立了蔬菜基地,年后打算再继续搞药材基地。”

  据了解,2019年3月,两江新区建设局叶彪从两江新区到天台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天台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单一等问题,叶彪积极向两江新区争取1500万元的资金支持,重点用于改善天台村的基础设施。

  据统计,两江新区对口帮扶彭水的资金,超60%用于完善基础设施:2019年,两江新区对口帮扶资金5487万元,其中3815.46万元用于深度贫困乡镇、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占比69.54%;2020年对口帮扶资金5487万元,其中3301万元用于深度贫困乡镇、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占比60.16%。

  畜牧、旅游、种植……

  天台村产业“多点开花”

  两江新区在大力支持彭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着力开展产业扶贫,提高“造血”能力。

  旅游业便是两江新区帮助天台村培育的产业之一。

 

 

  在距离天台村数公里外,便可以看到巨大的指示牌,上面写着天台村的方向以及可以垂钓、欣赏花海等广告语。

  原来,天台村距离阿依河不远,外加长江水域启动了十年禁渔,天台村委便希望将这里打造为周末旅游的度假地,种植了100亩玫瑰花等植物,同时修建水池、放养鱼苗,号召村民经营农家乐,吸引彭水县城及周边的市民游玩。

  生态游、乡村游、农业体验游、保健养身游……一批新的旅游业态雏形初显。据了解,天台村已经和彭水县多所学校达成共识,学校将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村子里来体验农耕。

  集体经济是天台村的一大特色,由绍庆街道天台村党支部、村委会发起,成立彭水兴业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民全部持有股份。这是彭水县域内首家村级集体所有控股公司,也是彭水在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胆尝试。

 

 

  通过项目拉动,村里以“村委会+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1000亩优质油茶、400亩鹰嘴蜜桃、130亩中药材前胡。如今,叶彪正在积极对接浙江的一家公司,在天台村成立榨油厂,将村里的优质油茶生产为食用油,市场价约200元/斤。

  天台村是国家级贫困村,35岁至60岁在这里都被称为“年轻人”,全村近3000人口,其中仅100余人年龄在60岁以下,很多家庭年收入只有数百元。

 

 

  “根据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帮助扶贫。”叶彪说,村委所有成员与贫困户结成对子,借钱给他们从事养猪、油茶、蜜桃等产业,有的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张正合患有疾病,干不得重体力活,叶彪为她“量身定制”了一个工作岗位——土货采购员。

  收购一只土鸡、土鸭,能赚5块钱劳务费;购到一颗鸡蛋,能赚1毛钱……张正合说:“我每天走村串户收土货,越干越起劲,因为能天天见现钱,有实实在在的回报。”

  不仅如此,在叶彪的大力推动下,天台村还组建了村级劳务队,承揽乡村建设工程,进一步拓宽脱贫户增收门路。“我们村级劳务队中有10多人是脱贫户,从乡村路灯安装、庭院美化,到山坪塘整治、道路修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每天收入少说也有一两百元,稳定脱贫没有问题。”叶彪告诉记者。

  一年销售730万元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2月7日深夜11点多,天台村电商平台的运营人员庹小芹还在整理订单:“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家都忙着备年货,我们的农产品销售情况远超预期。”

  天台村成立的彭水县兴业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下设“云上天台”子公司,“触网”发展电商,有效整合两江新区帮扶资源,线上线下销售村民的农副产品。

 

 

  其中,“云上天台”主要销售本村的农产品,也附带销售彭水本地特产,今年总销售额已经突破500万元,其中付给村民的就有近400万元。

  “我的土特产都是通过村里的电商平台卖到两江新区,今年已经卖出8万多元了。”提到今年的收成,曾经的贫困户吕茂容笑得合不拢嘴。

  除了“云上天台”之外,村里还通过淘宝、微信等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显示,2020年天台村的农产品通过电商销售突破730万元,创历史新高。

 

 

  从“触网”之初的年销售额20万元,到今年突破730万元,成几何倍数增长的数字背后得益于两江新区的帮扶。

  叶彪介绍,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两江新区非常重视天台村的消费扶贫工作,除了线上线下购买天台村村民的农副产品外,“云上天台”作为集体经济组织,还与两江新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达成长期供销协议,“云上天台”又与老百姓达成协议订单化种植养殖。

  与此同时,天台村村集体公司还根据两江新区的订单,垫资发放家禽牲畜给村民养殖,并进行回收销售,在受疫情影响劳动力无法外出务工的情况下,村民收入不降反增。村集体也因此获利数万元,并向村民分红。

  “通过发展电商,调动了老百姓种植养殖的积极性,让村民的产品变商品,商品变成了真金白银,鼓起了大家的钱包。”叶彪说。目前,两江新区正协助天台村进一步打造“云上天台”电商品牌,培养电商后备人才,确保电商可持续发展。

【编辑:郭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