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一名退伍军人与电网的24年“热恋”
2021年04月23日 13:06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23日电 题:一名退伍军人与电网的24年“热恋”

  作者 彭国威 袁子寒 王利华  

  “现在我们检查桥河变电站二号主变有载调压的档位,现在是几档?”21日上午,身穿“黄马甲”的池永带领一帮徒弟在国网重庆綦南供电公司110千伏桥河变电站,对设备进行每日的例行检查。

  1997年,池永从部队退役后,与变电站开启了长达24年的“热恋”。

  如今,池永是綦江变电运维班班长,带领着一支30余人的队伍,管理綦江21个变电站,不断奔波于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们就像一支守护电网安的“轻骑兵”。

  一个“小白”成了行业“领头雁”

  登记仪表盘上的数据,围绕设备来回检查,与安全负责人沟通交流……24年日复一日的工作,池永早已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

  时间拨回1997年,那时的池永刚从部队转业来到电力系统。“我当时对变电站的工作一窍不通,最后在从事建筑行业的父亲那里拿来一张装修图纸,自己做了一张近一平方米的‘变电站接线图’。”池永回忆,为方便区分记忆,他不仅画出了每个变电站的位置,还用不同颜色、不同符号来标注每个设备的名称和功能。

池永正在给徒弟讲解如何操作变电站VR培训系统。袁子寒 摄
池永正在给徒弟讲解如何操作变电站VR培训系统。袁子寒 摄

  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池永选择了“笨办法”:不分昼夜的“死记硬背”。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将晦涩的电力知识深刻印在脑海中,加上师傅的点拨,池永从一个“门外汉”逐渐成为行业“领头雁”。

  “电医生”讲课就像现场开“药方”

  “变压器就好比我们的身体,瓦斯保护相当于内脏,当内脏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在“传帮带”过程中,池永将电力设备比作身体器官,每当“身体”出现问题时,他都会及时开出“药方”,化繁为简,尽量让每个专业术语都变得通俗易懂,方便徒弟们理解。

  由于精通业务,池永的很多徒弟称他为“电医生”。近年来,他带出近50名技术“标兵”,其参与的多个科技创新项目,获得相关行业高度认可。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光明变电站VR模型。”得闲时,池永就给一旁的徒弟讲解如何操作变电站VR培训系统。

  “很多刚来的员工不能进场摸设备,但又要了解和熟悉日常工作和设备情况,我们就想出了利用VR系统让大家学习的新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池永打破常规组建科技小组,创新研发了“VR培训系统”,让新员工可以通过VR模拟现实情况进入变电站,实现对设备的虚拟操作,随时随地完成“演练”。

  “预计到明年初,这套系统就可实现綦江21个变电站的模块全覆盖。”池永一边演示一边解释,为了实现精准建模,仅目前这个变电站模块就拍摄了800多张图片。

  带出一帮“奔跑着的光明使者”

  与走私车辆斗智斗勇、迎着西伯利亚寒流站哨……三年的军旅生涯磨炼出池永顽强的意志,退伍后的他,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把工作中的重重困难都当堡垒攻克。

  在綦江,因山地丘陵较多,21个变电站辐射在六个不同方位,分布零散,有时候,去一个变电站单程就得近2个小时。因为此,运维班成员经常要在路上奔波,途中仅靠馒头、饼干充饥,池永戏称他们班组为“奔跑着的光明使者”。

  “师傅的手机壳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次。”工作了两年多的汤珺杰说起池永满脸敬佩,“我们每次出去,经常会遇到下雨,甚至山上下雪的情况,为了安全考虑也不能打伞,师傅的手机壳常常会被汗水、雨水浸湿,变色发黄。”

池永带领徒弟对设备进行巡检登记。袁子寒 摄
池永带领徒弟对设备进行巡检登记。袁子寒 摄

  夏有酷暑暴晒,冬有寒风刺骨,池永总是带领着员工扎根基层,履行着他们的使命。“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变电站已经安全运营6000多天。”池永道。

  运维班作为特殊班组,负责电力系统“一头一尾”的工作,早起晚睡已成为运维班全体成员的工作常态。“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牛晚。”话虽这么说,但池永在分享自己的工作时,却能让人看到无限饱满的精神状态,感觉时刻都可以“冲锋陷阵”。

【编辑:郭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