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三种模式探索医共体“三通”建设 县域内就诊率达91.60%
2021年10月15日 09:09 来源:华龙网

  重庆医共体“三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0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重庆忠县召开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片区经验交流暨培训会。会上透露,重庆区县域内三级甲等医院达到22所,2020年,重庆县域内就诊率达91.60%,群众改革获得感得到增强。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介绍,2018年以来,重庆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级诊疗制度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决策部署,结合重庆实际,推进了以“医通、人通、财通”为主要内涵的区县域医共体“三通”建设,探索了彭水横向整合、潼南纵向整合和忠县“纵联横合”三种医共体模式。

  在医共体内实现“医通”,推动医疗服务多方面同质化。在医共体内,建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统一医疗质量管理;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病历资料和健康档案互联互通;建立影像、心电等远程医疗机制,实现上下级医院诊断同质化;推进药品上下衔接,让慢病患者就近取药,逐步实现医共体内医疗同质化服务。

  “人通”方面,重庆推动医疗工作重心下移。创新推行“编制备案制”,推进“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增核绩效工资总量用于设立全科医生津贴、配套完善人才双向流动引导政策,促进了医共体内医务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同时,引导患者“双向转诊”。

  “财通”方面,为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设立了医疗发展“双资金池”。

  其中,基层卫生发展资金池,由区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按一定比例提取各成员单位医疗服务收入,整合财政补助的运行、建设等资金,统筹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偏远乡镇绩效补偿等支出。

  技术协作服务资金池,按照“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出资一点,区县政府补助一点”原则,统筹用于人员上派下挂时,开展远程诊断、会诊、药学服务等费用。

  通过落实“医保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建立医共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利益分配机制,统筹医共体内医疗资产设备管理,促进医共体建设有力有序有效运转。

  李畔说,医共体“三通”建设,使县域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区县域内三级甲等医院22所,二级甲等医院区县全覆盖,“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达到推荐标准的机构69个,牵头医院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比例43.1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院患者二级手术比例由2016年的40.45%上升到2020年的43.59%。全市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数从2018年的2.01人增加至2020年的3.15人。

  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由2018年的50.93%提高到2020年的52.97%,实现止跌回升。二级、三级公立医院转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病人占比分别由2018年的0.51%、1.03%增加至2020年的1.47%、1.53%。2020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1.60%。

  通过“三通”建设,居民就近以基层医疗机构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医保报销比例,享受上级医院的诊疗服务,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控制在28%以内,群众改革获得感得到增强。(首席记者 黄宇 实习生 王旭睿)

【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