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不放过传染病蛛丝马迹的医学“侦探”宿昆
2021年07月13日 08:51 来源:重庆日报
正在寻找新冠病毒蛛丝马迹的宿昆。(受访者供图)
正在寻找新冠病毒蛛丝马迹的宿昆。(受访者供图)

  忙碌,是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呼吸道与新发传染病防制科科长宿昆的常态。

  长期工作在传染病防控一线,宿昆被称之为医学“侦探”,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他发现了重庆首例无症状感染者;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的他,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奔波于重庆17个区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防控,从源头上控制疫情继续传播。他先后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

  7月9日,宿昆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既然是党员,就应该顶得上去,不忘初心,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发现重庆首例无症状感染者

  宿昆还清楚地记得:2020年1月24日,除夕,市疾控中心突然接到报告——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确诊3例新冠肺炎病例,均为本地居民,感染来源和感染场所不明,请求市疾控中心技术支持。

  当天傍晚,宿昆就带队赶赴石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他们发现在这3例病例中,首例病例是超市服务员,第二例和第三例病例是夫妻。3人都是本地人,发病前14天没去过疫情地区,并且超市服务员和夫妻病例没有任何交集。

  他们究竟是怎么被感染的呢?感染源又在哪里呢?

  宿昆带领其他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对3人进行了深入调查,对3人发病前14天的工作、生活轨迹以小时为单位进行详细排查,并没有发现他们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病例,而且首发病例和夫妻病例没有任何关联。

  溯源工作陷入了死胡同。就在大家反复讨论,一筹莫展的时候,宿昆根据其他传染病的特点大胆提出新冠病毒可能存在没有症状的感染者,并当即决定从这个方向入手调查。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位在武汉打工的返渝人员进入了他们的视线,他没有任何症状,但患病夫妻曾与他一起吃过饭,有密切接触,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他身上。

  随后,他们对这名男子进行采样。果然,其核酸检测显示为阳性——该男子是一名无症状感染者。对其进一步深入调查发现,他曾经去过首例病例工作的超市。他们之间的传播链条被逐一摸清。

  就这样,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他奔波于重庆17个区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防控。

  为了控制疫情源头,他和其他疾控人一起寻找新冠病毒传播的蛛丝马迹,发现了重庆市首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引起疫情传播的证据,这也是全国的早期案例,这个发现对深入认识新冠病毒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重庆和全国防控策略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依据。

  梳理第一手疫情调查总结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返回市疾控中心的宿昆并没有休息,而是连夜完成了新冠肺炎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防控内容、步骤和经验总结。

  “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是个细活。”宿昆说,患者在发病前去过哪些地方,见过哪些人,这些信息要非常准确,需要慢慢唤醒他们的记忆,一点一点梳理。调查一个病人顺利的可能两个小时左右,有些细节的调查需要花上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

  这对全市各个区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防控技术指导都是宝贵的经验。很多基层工作人员给宿昆打电话咨询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宿昆的电话24小时开机,半夜铃响是经常的事。宿昆说,有一天他接了100多个电话,最长的通话有1个多小时,手机一直在充电情况下通话。

  “我习惯用左耳接听电话,但连续3天后,我突然发现左耳听力急剧下降,有时甚至听不到声音了,后来我换成右耳接听电话,再后来不得不换成免提模式,过了好多天情况才慢慢恢复。”宿昆说。

  必须扛起肩上的责任

  其实,习惯了奔波和忙碌的宿昆,对家庭始终抱有歉疚和遗憾。

  2020年1月19日至24日,是大儿子住院手术的日子。但是,他缺席了。

  宿昆签好字,等不及儿子完成手术,就返回工作岗位,成为市疾控中心第一批奔赴疫情现场的应急队员。大儿子的术后恢复和陪护完全落到妻子身上,家里的小儿子也只能托人照顾。

  从2020年除夕夜一直到3月6日,宿昆几乎没有回过家,他说:“不是在疫情调查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还挤出时间参加新冠肺炎防控宣教,发动群防群控,常常只能在赶路的途中眯眼休息一会儿。”

  “我不是英雄,只是必须扛起肩上的责任。”宿昆说,自己出生在河南一个普通家庭,当时他和哥哥一起念大学,家中压力很大。正是在党组织的帮助和母校的支持下,自己多次获得奖助学金,才完成了学业。

  “党的培养之恩,母校的教育之恩,不能忘。唯有忠于党,为人民、为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方能心安。”宿昆说。

【编辑:马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