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李小溪 | 打破边界——傅榆翔《移民外星人》的场域创造性
2021年06月23日 17:47 来源:中新网重庆

  2021年2月8日,重庆山城巷传统风貌区的文物建筑仁爱堂内,展出了国际跨界艺术家傅榆翔以“诗意的虫洞”为主题的油画和雕塑作品展。自开展之日起,每天有约一万名观众参观,截止到3月17日,约30多万人次到访,收到三百余条观众留言,并在官方和民间媒体报道以及社交媒体上形成了现象级的传播力度和广泛的赞誉。此次展览中,最有亮点的作品是从威尼斯双年展巡展回来的《移民外星人》雕塑装置作品,此系列作品从201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出发,回到傅榆翔的故乡重庆,已是第六站巡展。

  一、从个体经验到现场性艺术

  《移民外星人》是傅榆翔受到国际策展人、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圣马力诺国家馆策展人温琴佐·桑弗的邀请所创作的作品。他创作这组作品的初衷是想通过外星人这一世界公认的视觉符号,探讨当下全球性移民所衍生的一系列世界性难题,引导出一种异在的参与和追问。而桑弗从策展的角度将傅榆翔从流行原型中解构和重建的“外星人”送到威尼斯的街头,用虚构的现实提供给观者一种多元无界的解读,感知和思考人类共同的命运。

  傅榆翔与桑弗的这次现场性艺术行为创造的精神共鸣带来的互动效应将此次艺术事件推向了高潮。国际社交媒体和专业媒体纷涌而至,《移民外星人》被评为“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不容错过的十大重要作品之一”。

  二、打破边界

  傅榆翔曾说:“艺术是一个充满无尽可能的世界,可以激发和唤醒一切未曾经历过的本能”。边界是一种培养群体成员归属感的方式,它建立在相同的情感、相近的观念基础上,构建出一套引导互动的规则体系,而傅榆翔打破边界时,就引导着一个新的群体与他的艺术观念和作品进行互动,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场域精神空间,而这个创造行为,并不是单一的行动,也不是置身于空白之中的创造,而是依托历史、文化、娱乐、市场、消费等共同展开的。

  自威尼斯双年展后,同年,傅榆翔的《移民外星人》又受邀参加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他也是唯一一位受邀的电影圈之外的当代艺术家,并获得组委会颁发的“卓越艺术成就奖”。这不仅仅是因为“外星人”符号与电影业里的形象有相似之处,艺术家所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电影业所追求和探讨的重要议题。

  之后傅榆翔又得到中西方两所大学的邀请进行巡展。都灵大学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全球第一所设立移民学院的学校,电影戏剧教授及语言学院主席利博力奥·特米内从西方社会历史学的角度阐释,《移民外星人》作品受到广泛认可是因为西方的集体记忆为了减轻自己的负罪感,努力尝试“包容”“外星人”,让其融入人类社会文化里。然而只要还保留对历史的记忆,即便只是怀念,融入也只能说是“文化适应”的一个过程。学院的研究特色和教授的阐释角度构成了傅榆翔跨界的又一个脚印。

  南方科技大学成立了“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在成立仪式上,研究中心主任吴岩邀请傅榆翔和他的作品作为唯一的艺术作品参加此次活动。吴岩认为《移民外星人》既展示了作者对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关系的未来的担忧,也有他对这种关系的解决抱有希望的愿景,期待通过傅榆翔的作品,带来科幻艺术的共同繁荣。傅榆翔打破边界,跨专业、跨地域、跨媒体的表达方式,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更为精彩和丰厚的艺术财富,也为文化多元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可能性。

  三、场域创造性

  从威尼斯双年展跨界到电影节,从东西方的两所大学,再到故乡重庆的山城巷仁爱堂,游牧式的巡展并没有削减作品的力度,反而在每个不同的场域,结合空间自身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创造出不同的场域精神。在第六站重庆站的巡展中,展览还对空间的可塑性和多元化的用途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灵感,让这座百年建筑被荒废数十年后,在艺术血液的灌输下开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仁爱堂是重庆开埠后由法国人于1902年修建的第一所西医院。近几年,重庆开始对山城巷的文物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仁爱堂是重点改造的对象。政府管理部门邀请傅榆翔的作品进入这个空间,一是为了打造山城巷的艺术氛围,二是希望通过展览,吸引更多的观众了解这座建筑背后的历史。傅榆翔接到这份邀请后,首先对展览空间的墙壁进行了保护性的改造,新做的粉绿色可拆卸展墙,与原有墙面保持安全距离,将油画作品悬挂至高于美术馆布展规范高度之上50cm的距离,并陈列了几组有基座的《移民外星人》系列作品。

  在这个场域中,作品的观看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油画作品悬挂高度超出了观者的平视角度,仰视的观看方式与仁爱堂相契合;“外星人”也不再是在威尼斯展出时的真人等高,而是拥有基座的“缩小版”,雕塑感更加强烈。在这所罗马式建筑风格的教堂里,作品并非是“从属于、适应于、被需要于”公共空间,他的目的是,每件作品是使其周围的空间“首先作为一种雕塑的功能得到理解”。

  从历史上来看,展览空间从沙龙到白立方的出现,是对展览场所空间的抽象化,使观众隔离于外界空间而短暂地远离尘嚣。傅榆翔第六站巡展场地选择了重庆百年罗马式建筑“仁爱堂”,《移民外星人》并不从属于这个空间,也并非为这个空间所特别制作,而作品所体现的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却与这个冥想生死与命运的特殊地点形成了共通点,但又没有完全陷入严肃的思考氛围,作品的可触摸性、可模仿拍照的互动性,是与教堂、美术馆的肃穆和拘谨完全相反的。在这个场域中,艺术家、观者与仁爱堂的历史、现状形成了“感知共同体”,这意味着在审美体验中观者体验到了平等以及艺术与政治、作品与休闲,艺术中的自然物和对象带着社会属性,当作品参与到公共环境中,观者的观看经验对作品产生的共情使作品中的共同经验得以完成。仁爱堂,作为一个独立场域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新的启发和创造。韩裔美国策展人权美媛(Miwon Kwon)曾提出展览现场不限于美术馆,艺术的发展不仅仅存赖于画家与委托人、赞助人的关系中,现场“开始涵盖一连串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干的若干空间和经济领域”。著名策展人巫鸿曾在他的著作《作品与展场》中提到:“不但博物馆的建筑空间可以‘盛放’展品,展品也可以‘界框’和解释建筑。”傅榆翔从“白立方”出走,将个体经验延伸,在特定场域中创造出共通经验的相遇,从现场性艺术到与各行业的跨界合作交流,用作品创造出一个场域新的生命力和多元的发展空间。

  由此可见,拥有场域创造性特质的艺术作品是城市更新与再生的动力,也是精神、文化和品质的追求,作品引导空间场域的生长性,并带来无限的创造力。艺术作品的公共化和公共空间的艺术化是否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通过重庆山城巷傅榆翔的作品展,也带给我们美术馆从业者很多的思考,“外星人”“引爆”山城巷,人山人海的壮观景象也为文旅行业从业者提供了新鲜的范本。

 

  作者简介:李小溪,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展览部副主任,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批评与美术策划方向硕士。曾参与2012年全国画院优秀创作研究扶持计划项目《“记忆·重庆民居”美术创作工程》、《回响——重庆美术六十年》、《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重庆》、《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重庆木刻版画巡展》等一百余场展览的相关工作;论文《坚守民族性与构建现代性——浅论专业画院学术发展方向》发表于“2013年第三届中国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及联展 ”;曾参与重庆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重庆当代艺术档案的整理方式及实践意义研究——以美术馆艺术家档案建设为例》等。

【编辑:马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