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国际音乐大师彼德·利兹的中国“琴”缘
2021年05月21日 12: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彼德·利兹在重庆,背后是东水门长江大桥。 何蓬磊 摄
图为彼德·利兹在重庆,背后是东水门长江大桥。 何蓬磊 摄

  中新网重庆5月21日电  题:国际音乐大师彼德·利兹的中国“琴”缘

  中新网记者 钟旖

  “我爱中国”——比利时籍国际音乐大师彼德·利兹(PeterRitzen)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用中文这样说到。

  从1987年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彼德·利兹在中国的足迹已遍布数十省市。34年来,作为“中国女婿”,他用充满激情的创作表达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在中西方艺术间架起一座交流桥梁。

图为彼得·利兹向记者讲诉他与中国的故事。 何蓬磊 摄
图为彼德·利兹向记者讲诉他与中国的故事。 何蓬磊 摄

  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彼德·利兹从5岁开始学习钢琴,是贝多芬传世第五代嫡系弟子。在国际舞台,他因兼具作曲与指挥才华声名大噪,享有“钢琴之王李斯特再世”的美誉。

  彼德·利兹与中国的缘分始于求学期间的一次偶然。1987年,他尚在奥地利萨尔茨堡深造。意气风发的年纪,彼德的琴技肆意飞扬,颇具风格,来自台湾的同学便极力邀请他前往台北演出。

图为重庆节日交响乐团音乐会排练现场,彼得·利兹执棒指挥。 何蓬磊 摄
图为重庆节日交响乐团音乐会排练现场,彼德·利兹执棒指挥。 何蓬磊 摄

  初登中国舞台,彼德·利兹没有刻板地演奏名家古典乐曲,而是出其不意地发挥创作优势,以台湾民歌作为原始素材即兴演奏。即兴演奏,即现场随机邀请听众上场,将听众随意给出的音符组成旋律。这一具有浓烈个性色彩的艺术呈现令彼德·利兹在宝岛一举成名。

  彼时,台湾播放的电视节目里频繁出现彼德·利兹的身影。即兴创作被听众接受,给了他莫大的动力和信心,他从音乐配器学起,更加努力地尝试作曲,从职业钢琴演奏家向复合型音乐家转型。

图为重庆节日交响乐团音乐会排练现场,彼得·利兹执棒指挥。 何蓬磊 摄
图为重庆节日交响乐团音乐会排练现场,彼德·利兹执棒指挥。 何蓬磊 摄

  “我与中国有深厚的缘分,我总想着为中国做点什么”。1988年,彼德·利兹写出钢琴协奏曲《龙年的中国》献礼中国传统龙年。之后的十余年间,他陆续写成《中华安魂曲》《中国狂想曲》《中国末代皇后》《超技交响曲》等以中国风情为题材的作品,涵盖钢琴独奏、室内乐、交响乐、大合唱等音乐形式。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作品还在西方音乐排行榜上位居前列。

  在彼德·利兹眼里,中国音乐注重“由内向外”的传递情感,如“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抒情引发的旋律。而西方音乐更讲究结构,偏重和弦、复调,是“以外向内”地对外界信息作出呈现。所幸,通过多年的中国生活浸润,彼德·利兹已探索出融会贯通中西方音乐的方法,并乐此不疲地展开实践。

图为重庆节日交响乐团音乐会排练现场,彼得·利兹执棒指挥。 何蓬磊 摄
图为重庆节日交响乐团音乐会排练现场,彼德·利兹执棒指挥。 何蓬磊 摄

  “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以民歌为例,既有甜蜜的忧伤,也有痛苦的孤独。”彼德·利兹介绍,为更好地体会中国音乐中传递的深层次内涵,他往往会让妻子将歌词翻译解析出来,读懂弄通后才开始新的编曲创作,“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包容万象的小宇宙,它们能反映出多元化的中国”。

  走过中国的山河湖海,彼德·利兹认为,“和谐”是中国人的内在智慧,“和为贵”“仁爱”则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当下,在国际艺术交流中,关键在于“彼此了解”“互相尊重”。“尊重是合作的开始,之后才衍生出和睦与爱。”彼德·利兹提到,作为连接艺术的桥梁,音乐家是和平的使者,在交流合作中更需“求同存异”。 

图为重庆节日交响乐团音乐会排练现场,彼得·利兹执棒指挥。 何蓬磊 摄
图为重庆节日交响乐团音乐会排练现场,彼德·利兹执棒指挥。 何蓬磊 摄

  山水、艺术、建筑、文化……启发彼德·利兹的中国元素不胜枚举。他透露,其以山城民俗风物为灵感创作的最新作品《中国随想曲——我可爱的祖国》将于5月23日晚在重庆节日交响乐团首秀音乐会上亮相。未来,他还将担任重庆节日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持续致力于中西方音乐交流。

  诚然,彼德·利兹与中国的故事,还未完待续。

【编辑:李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