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篮球”般肿瘤压迫神经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多学科联合切除
2021年01月29日 18:31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1月29日电(韩璐 李绿桐)由于颈背部巨大肿瘤的压迫,最近大半年,患者王梁(化名)24小时都只能低着头。近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多学科协作,用时近13小时将肿瘤切除。

  据了解,2014年,43岁的王梁颈背部长出一个小包块,诊断为纤维肉瘤。此后6年,他先后做了6次手术,但每次做完不久,小包块都肆意疯长,逐渐成为“篮球”,压迫了脊柱和神经,出现疼痛,手臂无法活动等症状。由于肿瘤有27cm长、15cm宽、7cm高,已经严重侵犯脊柱神经,手术难度犹如在钢丝上跳舞。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管医师单东力说,经过相关检查,王梁的病情不太乐观,肿瘤严重侵犯了脊柱神经,造成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神经压迫症状和损伤表现。如果不及时切除,患者还可能出现高位截瘫,甚至呼吸衰竭。

  主任医师黄智勇也表示,手术过程中至少有三道难关:一是出血关。患者肿瘤巨大,周围的血管丰富且缠绕,手术过程中可能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二是神经关。肿瘤已破坏了椎板并将椎管紧紧包裹,导致脊椎和神经受压,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害到脊椎神经引起相应功能障碍甚至偏瘫;三是缝合关。肿瘤切除以后,创面如何修复,巨大的“窟窿”怎么填补。此外,术中麻醉和输血也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

  “患者的手术意愿非常强烈,科室经过多次讨论,也认为手术切除是最好、也最有效的治疗方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陈亮说,为了确保手术顺利,医院组织了麻醉科、输血科、血管与介入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定了详尽的方案。

  据介绍,王梁的手术分为两部分,为了避免肿瘤切除时出现大出血,血管与介入科首先进行术前预防性动脉栓塞,第一部分结束后,通过血管造影证实肿瘤周围血管供血明显减少。紧接着,骨与软组织肿瘤科陈亮、黄智勇、任强、单东力四位医生,以及多位护理人员接力,开始手术的第二部分——肿瘤切除。为了填补肿瘤切除留下的“窟窿”,陈亮团队在患者背部进行手术,仔细游离术前计划的32cm×18cm皮瓣(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随后,又将皮瓣转移到“窟窿”处,对缺损部位进行修复。

  陈亮说,接下来王梁将进行包括辅助靶向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以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    

【编辑:肖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