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深度观察:合川教育诗社成立背后的诗词现象
2024-04-09 15:22:08 来源:华龙网

  中华诗词,照亮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4月2日,合川区2024年诗教进校园工作会在合川实验中学举行。当天,合川教育诗社正式成立。

  推动诗词进校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川区正在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合川实验中学成立诗社。
合川实验中学成立诗社。

  诗意的城市

  江城合川,携涪、渠、嘉陵奔腾之势,金汤壁垒,复水重关。

  合川,也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

  有诗为证。

  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曾在合州(今合川区)为官办州学,曾写下《任所寄乡关故旧》: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公元1177年,南宋诗人范成大经涪江乘船经过合州,写下《望合州》:“井径东川县,山河古合州。木根拏断岸,急雨沸中流。关下嘉陵水,沙头杜老舟。江花应好在,无计会江楼。”

  合川会江楼也被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进《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

  前者途中一相见,人事经年记君面。

  后生相动何寂寥,君有长才不贫贱。

  君今起柁春江流,余亦沙边具小舟。

  幸为达书贤府主,江花未尽会江楼。

  合川,三江毕汇,绿水青山。诗意城市,实至名归。

  诗意的生活

  “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评论委员会主任凌泽欣是土生土长的合川人,自幼喜欢诗词。用他的话说,“诗还是长寿之本!”在合川,有百岁诗人裴寿章。全市90岁以上的诗人不下一百人。

  凌泽欣的生活充满诗意。与钓鱼城朝夕相望,他写下了数十首与钓鱼城相关的好诗词,以《题钓鱼台》为证:

  鱼山百丈高,据险压狂涛。

  上有仙人坐,持竿可钓鳌。

  在合川,让生活充满诗意、追求诗意生活已蔚然成风。

  2023年2月23日,合川区教委开启了《三江诗教》公众号平台,已发表千余首诗词作品,深受合川教育界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推崇,其影响力遍及区内区外各级学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诗意的城市,与诗意的生活一脉相承。

合川区2024年诗教进校园工作会在合川实验中学举行。
合川区2024年诗教进校园工作会在合川实验中学举行。
合川大石小学教师何香懿向学生们讲解诗词格律入门知识。
合川大石小学教师何香懿向学生们讲解诗词格律入门知识。

  诗意的校园

  诗教臻化境 ,诗花满园开。

  合川已经培养了一大批能写作古诗词的学生,被重庆市诗词学会授予“重庆市诗教名校”的合川实验中学,对此进行了生动诠释。

  在合川实验中学主体教学楼两旁正面墙题左右,分别镶嵌有孟郊的《游子吟》、陆游的《冬日读书示子聿》。学校还用师生原创的几十首古诗打造了数百米的诗墙,诗亭、诗壁、诗廊随处可见,每间教室都有励志古诗词名句。

  为推动诗教进校园深入开展,合川实验中学开设了《钓鱼城诗词选读》《经典唐诗赏读》《格律诗写作教程》等选修课程。成立诗词“石社”,创办《实中诗报》《适诗刊》,以及《实中诗韵》电子刊,发表学生古诗作品达千余首。

  学校每天坚持学生集体诵诗,经常组织开展诗社学生采风、诗配画竞赛、古诗默写书法赛、古诗朗诵赛、诗歌节等活动。

  立德树人担使命,春风化雨育新人。

  2023年11月,在由重庆华龙网集团、重庆市诗词学会联合主办的“对话李白”青少年诗词大赛中,合川实验中学的学生谢馨仪以《瞿塘浪(通韵)》摘取大赛金奖:

  瞿塘飞渡浪花开,万象雄浑扑面来。

  误作千人骑马过,雷音滚滚裂石台。

合川实验中学的学生原创诗词成果展示。
合川实验中学的学生原创诗词成果展示。
合川区2024年诗教进校园工作会现场。
合川区2024年诗教进校园工作会现场。

  诗意的传承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合川区久长街小学、大石中学等学校受诗教的影响,纷纷邀请凌泽欣莅临学校,讲授诗词鉴赏要义及写作方法,让诗教进校园深入开展。

  在合川区大石小学,学生每天会晨读唐诗宋词10分钟,每周赏析并背诵一首古诗,每学期至少会唱一首古诗词。同时,还会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各种主题的诗词创作,让诗教更加灵动、有效地持续开展。

  “书香淡墨能致远,诗词充盈气自华。”

  合川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杨树吉说,全区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将中华优秀诗词文化融入未成年人培根铸魂工作中,赓续历史文脉,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合川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主要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工作。此次合川教育诗社的成立,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认可,推动全区诗词进校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凸显了难能可贵的合川诗词现象,标志着合川的诗教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推动合川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华龙网记者 李天春)

【编辑:李雪】